|
冯 虹,赵一凡,艾小青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原文出处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摘 要]本文通过构建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模型,将市民化成本分为个人成本和城市公共成本两大类,并分别进行细分和测算。指出市民化成本的分担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相应的政策机制促进北京市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进而改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
[关键词]首都;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分担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314(2017)03-0082-05
[收稿日期]2017-04-2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对策研究”(16ARK001)💥;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首都农民工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15JDZHA006);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作者简介]冯虹,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一凡,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艾小青,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生活🧶。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1.2%,即仍有16%左右的流动人口未实现市民化。因此,深化改革推动城镇化进程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我国流动人口大军中农民工群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占据人口总数超过20%。
如何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社会𓀖,推动其在价值观念🫡、生活理念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变,进而融入社会❕,并在公共服务🧑🏼🚀、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1]是各方关注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的首都及超大城市代表,北京市每年都会涌入大量的农民工,针对其市民化的成本测算和分担机制的探究对统筹北京市的城乡管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首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2]有助于缓解北京市社会整体发展中负担成本过重,有利于社会管理市民化成本的合理调控,同时促进农民工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定🥲。
本文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选取较为合理的指标🍕,分析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具体构成并进行相应测算🐘,进而提出相应的分担机制建议。
近年来💉,北京市城镇化发展趋于稳定🚣🏿♂️。从2010年到2015年期间,从常住人口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率由85.96%提升到86.51%,几乎无明显变化;从户籍人口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率由78.67%提升到82.62%🗾,仅有小幅度的提升𓀕。
通过比较按照城乡人口及户籍人口两种口径下测算出的北京市城镇化率的差异🈲,由2010年的7.29%逐年减小到2015年的3.89%🏵,已经十分接近😾。表明北京市整体发展与改革效果明显🕵🏼♂️👩🏼⚖️,在此背景下十分有利于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促进涌入北京的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表1 2010—2015年北京市城镇化率(略)
图1 北京市各区域城镇化率水平变化 单位:%(略)
作为国家的首都及行政中心,北京市各个城区之间的发展建设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从2005年到2015年,北京市各区域的城镇化率均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且首都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即“城六区”的城镇化率均已达到或接近100%🎅🏼,但在北京市外延的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城镇化率甚至不足60%,远小于北京市整体水平🤒。
即使是首都地区👩🏽💼,各区域之间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有着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涉及制度改革,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等内容🤐。这些内容都需要付出资金的支持🧔♀️,并建立有效的成本分担机制,做到统筹兼顾,从而提高其利用率,促进市民化的进行👵🏼。
纵观已有的研究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对于核心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出现诸多不一致的地方,进而导致成本分担主体不明确,对相应的分配造成一定的干扰。本文结合北京市实际发展情况,参考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及《北京市统计年鉴》,从流入地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政策、教育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及消费水平等重要因素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模型,从而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3-4]
图2 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成本分类(略)
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总成本测算模型表示为:
公式(1)(略)
为了确保更为准确地测算成本,在模型中通过选取2011年至2015年共5年的数据取平均值的做法🤦♂️,保证结果的时效性与精确性。
1.个人成本
(1)个人生活成本
市民化的个人生活成本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居民后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包括水电费、食品👨🏽🎤、交通通信等方面🤏🏼。笔者选取北京统计年鉴中的北京市城镇和乡村居民每年人均消费支出的差值,作为市民化个人生活成本。
表2 北京市城镇和乡村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差异(略)
由上表中数据计算个人生活成本为💪🏼:
公式(2)(略)
其中👶🏽,C城为城镇居民每年人均消费支出👣,C乡为乡村居民每年人均消费支出♣︎。
(2)生活住房成本
市民化的生活住房成本是指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后👐🍵,在住房上的投入🧑🏿🦳。考虑到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即使本地常住居民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负担起高额的房价。因而,大部分外来打工者选择租房的形式作为居住的首选。由于住房指标数据较难获取👐,笔者以2016年云房数据研究中心调查得到的北京市所有地铁站500米范围内的住房状况,计算出的每平方米租金价格,汇总取平均值作为北京市租房价格✍️🐭。最后将该数据与人均住房面积的乘积作为人均的住房成本💘。该测算方法既保证了数据覆盖的全面性,又较为贴近实际的成本负担情况🧔🏿♂️🏣。
表3 北京地铁站沿线住房月租金测算(略)
计算得到北京市住房平均月租金为:
公式(3)(略)
表4(略)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到北京市生活住房成本为:
公式(4)(略)
其中P1表示北京市住房租金单位面积价格🌊,Sn表示北京市人均住房面积👈。
(3)机会成本
市民化的机会成本是指农民工进入北京市后,所放弃的其在原流出地生活可以获得的经济收益。由于农民工来自包括城镇和农村的全国各地,且经济来源多种多样,通过对统计年鉴中数据的判别🏇🏻,笔者将除北京市以外的全国各省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机会成本的指标,大致表明其之前的生活水平。
表5 北京市农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略)
计算得到农民工在北京市生活的机会成本为👩🏽🌾:
公式(5)(略)
其中Tn表示除北京市以外的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2.城市公共成本
(1)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本
市民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本是指其享受到的城市交通、公园绿地、商场及娱乐场所等公共领域下政府的投资成本✨。由于市民化后的农民工其本质已成为城市居民,故在其测算过程中选取属于城镇的指标🚚。笔者选取北京统计年鉴中的去除住房项目投资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进行测算。
表6 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本(略)
计算得到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本为:
公式(6)(略)
其中In表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P2n表示城镇人口规模💂♂️🚶➡️。
(2)参与社会保障成本
市民化的参与社会保障成本是指农民工融入城市后在社会保险方面所需要投入的最低资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部分。笔者依据北京市参与社会保障的人数和其总收入,计算出平均每项保险所需支付的成本,再汇总后得到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年平均社会保障成本🙋🏿。
表7 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成本(略)
根据表7计算得到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参与社会保障成本为:
公式(7)(略)
其中C养表示基本养老保险,C医表示基本医疗保险,C失表示失业保险,C工表示工伤保险♒️,C生表示生育保险📜。
(3)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成本
市民化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是指农民工在城市长期定居之后,所携带的子女在城市中接受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的支出🔧。纵观相应的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获取较为困难,前人的研究成果中也难以找到有关北京市教育成本数据🎿。笔者在此采用2015年4月《京华时报》所报道的文章《北京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2.3万元 实现就近入学》中出现的数据“北京小学生人均经费支出2.3万元,初中生人均经费支出3.6万元”🆔,作为该成本测算的依据。即认为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成本为:
公式(8)(略)
其中🥗,C小和C初分别表示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成本。
该数据选取较为可行的原因在于所选择的数据为2015年所获得🧕🏽,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此外⌛️,由于北京市教育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其成本也随之要高于其他二、三线城市,较为贴近实际情况。
3.模型测算结果汇总
根据上述分析与计算,北京市每年单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总成本为👨🎨:
公式(9)(略)
表8(略)
表9(略)
结合不同学者对我国各个省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研究,将本文测算的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与其进行比较🌝,发现其同广东省近似,考虑到广东省含有广州和深圳两个超大城市,因而本文测算数据近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外,农民工在北京实现市民化的进程中仍然要考虑很多非经济成本🤯,例如长期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心理压抑,求职过程中受到外界歧视的影响等。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数据进行度量👰🏻♂️,故在此不进行展开分析。
由于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巨大,并且要多角度统筹兼顾,如何能够合理地分担这些成本成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在市民化过程中的付出有所差异,[10]因而在分担过程中需要做到尽可能的公平,让各方各取所需。[11]
农民工市民化将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便利🥚,提高城市整体的经济水平👩👩👦。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多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因而有限的收入难以弥补在北京市实现城市化的成本🧑🏼🎄。��住房为例,当前北京市房价在全国名列前茅👩🏭,即使租房也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为此,政府应适当发挥宏观调控机制,抑制房价上扬,适当给予农民工群体一定住房补贴,缓解其居住压力。
对于城市交通🧑🏻🎨🧿、通信网络👩🏿🦳、公共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北京市政府可以和各区县政府做好统筹兼顾工作🍒👨👩👧👦,共同分担其成本。在农民工子女教育层面,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异地高考政策等,鼓励其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尽量保障贫困地区家庭有学上、有书读💁🏽。
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而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也应当为农民工的市民化分担一部分成本🧁,为其维护权益🩼。首先,企业应当履行与农民工签订的用工合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其合法权益🎂,并为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五险一金”🤑。此外,企业还可以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并适当为其提供住处,既缓解了农民工群体的居住问题🎖,又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农民工群体是其市民化过程中的主体🩹,也是最核心的受益者,因而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应当为个人生活成本做好准备,包括衣食住行等支出,同时在心里应当衡量出相应的机会成本🥎。
此外🧑🏿🚒,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强大的原动力。这点在农民工群体上也必不可少。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农民工也应当为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贡献一份力🧗♀️,寻找更好的教育环境与资源🤹♀️,从而分担一部分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主体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3 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设定(略)
本文利用北京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从个人成本和城市公共成本两个角度测得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15.09万元👩🏽🦰,其中住房成本和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占据了大部分比例👩🏽✈️。面对这些成本细分,需要立足于北京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自身经济实力进行成本的合理分担🏃♂️➡️,从而有效率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促进北京市城镇化的深化发展🤦🏽♂️,有助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模型研究成果与经验有限🧒🏼,其体系仍有需要改进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谢东虹.工作时间与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J].调研世界👳♂️,2016(3):22-25.
[3]符宁👨,葛乃旭😑,陈静.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16(6)🤤:124-127.
[4]李小敏,涂建军,付正义,贾林瑞🫱,哈琳.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地域差异[J].经济地理🌜,2016,36(4)🧚🏿♀️🤚🏼:133-140.
[5]刘美月✭,李开宇,唐倩倩👨👧👦🐓,李彦,王垒.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西安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3)🙂↕️:113-118.
[6]李长生,李学坤,戴波📊,张榆琴🧛🏽,李青芮.云南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担机制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6)🦚:1-7.
[7]谢建社,张华初.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基于广东省G市的经验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66-74.
[8]胡鞍钢🌈,蔡昉🤸,王辉耀,杨伟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N].第一资源, 2010(3).
[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10]姚毅🕌,明亮.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摊机制设计[J].财经科学,2015(7)👼🏽:123-131.
[11]申兵.通过政府分担机制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程度[J].宏观经济管理🏏,2010(11)🖖:40-41.
责任编辑 王 艺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