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学再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
兰林友
来源:《民族研究》2005 年第1 期
摘要:如何从事人类学研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民族志田野工作点的样本选择、民族志文本、本土实践与学术对话以及人类学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认为,人类学再研究取向有可能成为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新范式❎。
关键词:人类学再研究 田野工作 民族志方法论
作者:兰林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副教授🙋🏿♀️。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
关于人类学再研究,当前存在多种提法,如重访🏂、回访、再研究、追踪研究😽、追踪调查🍏、回访调查等🏩。事实上,这些提法的基本含义区别并不大♧。为了便于探讨,笔者将人类学再研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重访与再研究。
重访(revisit) ,顾名思义就是田野工作者对自身田野工作点的再次访问,即对自己原先的田野工作点的回访🔽。人们平常所说的追踪调查大多属于此类🚃🦂。这类重访一般强调对社会文化变迁的考察,如雷蒙德•弗思(Raymond Firt h)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 👩🎤、费孝通🙅🏼♂️、林耀华、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