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付钊⬇️,华中师范大学尊龙凯时AG院
【文章来源】《社会建设》2024年第6期
【内容提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作为空间的多元价值🪧。然而,城乡转型进程中的乡村空间重组造成了乡村资源失配🦶🏻🧔🏻♂️、关系失调和文化失序及其衍生的空间正义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治理进程。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建构了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公共空间再生产的分析框架,以社会工作参与S 村“功德林”营造项目为例发现👩🏽🍼,社会工作以空间为治理对象和依托🖖🏼,通过资源重组😁、关系重构和文化重塑的实践过程推动乡村物质、社会和文化空间再生产,实现营造物质空间载体🂠、培育社会空间表征和涵养文化空间势能等目标。以空间正义为价值理念🎾,以空间分析为工具手段🫀,以空间赋权为技术方法的治理逻辑可以激活空间主体活力👩🏿⚕️⛸,整合空间生产要素,促进空间合作生产🛀,推动乡村公共空间重构,实现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空间嵌入💸。与其他主体相比,社会工作在公共空间再生产中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实践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情感生产能力等优势。
【关 键 词】社会空间理论👏🏻;乡村公共空间再生产💅🏿;社会工作;乡村治理
【全文链接】https://shjs.ruc.edu.cn/CN/Y2024/V11/I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