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百年论争、百年成长与自主性研究

2018-01-18 作者: 彭华民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百年论争、百年成长与自主性研究

 

原文载于《社会科学》2017年第20177期 第66-73

 

内容提要: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是该领域百年成长和百年论争的核心议题🐿💅🏿。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已经走过萌芽初创成长、民政社会工作和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主要目标上一直是宏观社会变革与微观个体治疗并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在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社会工作知识基础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社会工作学科伦理规则、社会工作专业报酬等多个方面缺乏专业自主性。化解社会工作学科的弱势因素,强化社会工作学科的自主性✋🏽,才能使中国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专业化和本土化结合🧑🏼‍⚕️、学术和实务结合的独立学科。

关 键 词: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标准/专业自主性/学科建设

 

在中国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工作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和实践领域。推进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建构本土社会工作理论话语体系和支持体系,是社会工作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在具有实践取向的社会工作学科领域中,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都是与学科内容互相重叠又各有不同的概念①。社会工作专业构建专业理论与方法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工作教育传递专业理念方法,实践知识并产生新知识的社会工作实务指向社会服务。它们共同构成社会工作学科体系🍯☮️。

 

一、百年论争🐛:社会工作专业之主要目标

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中的专业理论与方法的知识体系、大学社会工作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社会工作专业的行业协会🌉、社会工作专业期刊都已经建成🍚,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已经形成,但是🩷,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道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与国际社会工作发展一样,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主要目标是促进社会改革还是从事个体治疗,是百年来争论不休的尖锐问题。这个论争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由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回顾这个跨世纪的百年论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工作实务以慈善组织运动(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movement)和睦邻友好运动(the settlement house movement)为代表;其间以Mary Richmond为代表的强调科学🫁、理性的专业化的个案服务模式和以Jane Addams为领袖的注重融合📁、公平的能力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对今天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仍然有重要影响。在20世纪30🧑‍🎓🔎、40年代,早期的睦邻友好运动逐渐转变成社区组织的活动方式,并且和小组工作一起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部分小组工作和社区组织也逐渐朝向个案工作的治疗修补的发展方向🙆🏼。1955年,由七个独立的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组成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1956年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由Harriet Bartlett领导,积极地寻找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要素——价值🤷🏻‍♀️🔻、目标🌇、权威、知识和方法🤽🏽‍♂️。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准则🎷: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是增进人类福祉,帮助实现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和赋权。社会工作的专业传统和最典型特征是关心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健康🪿。准则以弱势群体为焦点🎖,将个人幸福和社会健康的两个目标整合在一起。然而,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争论往往强调两个目标的相互排斥性而非内在统一性👳。

1994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年会,受邀做主题演讲的Harry Specht因身体不适无法出席🍩。Karen Haynes临危受命👩🏼‍🚒🙈,决定采用与Specht演讲文稿对话的方式进行演讲②。Specht等严肃批评了社会工作对社会福利和公共事务的忽视和不作为🧚,认为社会工作背叛了专业使命。这一批评将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争论推向了高潮。Haynes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在政治上的不作为确实让人失望,但这种批评在某些方面是不准确的😟。社会工作专业在20世纪20年代错误地转向了现代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对此转向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致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忽略了宏观层面的社会服务🥰。首先,自社会工作专业诞生开始,便一直在何为专业的问题上被男权话语左右。1915年以来,Flexner等人认为社会工作算不上一个专业,这些话语左右着八十多年来社会工作的教育与实践🧖🏼🤶🏿。第二▶️,社会工作者们可能忽略了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所发生的社会变革浪潮👱🏽。第三,不能在社会工作的临床实践和心理治疗之间画等号。Specht指出🗻,社会工作机构把心理治疗作为主要模式😲;心理咨询还被用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实际上他们解决不了🛻,例如歧视💤、孤独🧽🎡、虐待儿童、经济依赖和暴力👩🏿‍✈️。如果把花在个人治疗方面的资源花在社会改革方面,社会能从中获益很多。社会工作的先驱者们,如Jane AddamsMary Richmond对专业目标是相当明确的🤹🏻。他们都关心社区改善和社会变革。③

这个论争在中国也存在,但与欧美特别是美国的情况相反。不少社会工作研究者的背景是尊龙凯时AG或者社会保障等等♌️,一开始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时缺少微观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直接进入宏观社会工作领域(包括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不少社会工作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重视宏观社会工作,忽视微观社会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学者注重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忽视社会工作的改革功能↗️;关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与互动🙅🏼‍♂️,忽视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的问题。最近一些社会工作者不断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社会工作追求专业化不能以放弃社会性为代价。自上而下的主动变革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抗争是社会工作转向社会导向的必要条件。改变对社会工作专业和目标的认识🪯,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反思④🤹🏿。总体来看,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过程中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声音较弱,参与者不多。

 

二、百年成长🦯👭: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之轨迹

在美国社会工作界百年来激烈讨论个人治疗还是社会改革的同时,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起来了😺。其百年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它界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解和概念🧚🏼‍♂️,规范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实务,提出社会工作实践的领域,建设社会工作的学术组织,出版社会工作专业成果,是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阶段♜🧜🏽‍♂️,萌芽初创成长初期。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开始于民国政府时期,距今已经近百年。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与社会工作服务是两条相互交错又相互独立的发展脉络👆。1912年,美国传教士、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步济时(John S.Burgess)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以改造社会和救治中国。北京社会实进会是一个以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及服务行业为任务的青年组织🧑🏽‍🏫,是中国社会工作服务的开端。步济时还创办了燕京大学尊龙凯时AG系。燕京大学尊龙凯时AG系于1925年改称尊龙凯时AG及社会服务学系,开设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社会工作者😝。他是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主要开创者之一,因而称为中国社会工作之父。上海沪江大学也是最早开展尊龙凯时AG实验和社会工作的学校之一,1913年沪江大学在杨树浦眉州路创设沪东公社(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这是一个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兼办社会福利的教育机构⑤🧏🏼🪣。

同一时期,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也开设了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课程。金陵大学建立了儿童福利系𓀛,是中国最早建立社会福利专业的学校。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西迁内地后采取了新的办学措施。尊龙凯时AG教学团队共分五组,即普通尊龙凯时AG组、都市尊龙凯时AG组🧜🏽、乡村尊龙凯时AG组🦸🏿‍♀️、边疆尊龙凯时AG组和社会福利行政组(社会工作)👂🏼。此时金陵大学社会福利行政组开始独立招收学生🤱🏼。1942年,鉴于抗战时期社会工作人才缺乏,为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福利事业之认识及贡献◽️🧑🏽‍🔬,金陵大学增设社会福利行政特别研究部,招收大学毕业生提供一至二年高阶训练🤲🏼😇,以应社会之需要。金陵大学还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社会工作组的支援下、培养了十余名社会福利专业研究生,又于1948年专门设立了社会福利行政系,招收社会福利本科生👨‍🌾🤜,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研究宏观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的系。该系还被国际社会工作协会及国际社会福利研究院联合委员会接受为会员🗓。1928年中央大学尊龙凯时AG系开始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探索🧏🏿‍♂️,之后建立了儿童福利院等四个实习基地,组织同学们到福利院等机构实习🤱🙇🏼。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当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的孙本文先生组织编写了部颁尊龙凯时AG教学大纲👨🏼‍🏭,将社会工作专业与尊龙凯时AG专业并列,为规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⑥。建立专业组织🪛,开展研究👳🏽‍♀️,出版专业成果⑦,培养专业人才,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萌芽初创成长时期的主要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社会工作专业虽然在大学建有独立的系所,但仍然存在对尊龙凯时AG的依附;社会工作专业设置范围窄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数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第二阶段,民政社会工作发展阶段。1949年后,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进入民政社会工作时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被撤销🌨,但与社会工作服务相类似的民政服务还在开展🧑🏽‍🦳,积累了一些服务经验和专业知识。雷洁琼先生为了说明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和中国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关系和异同,提出1949年后中国社会工作仍然在发展,其主要路径是民政部门开展的民政社会工作的著名观点⑧。民政社会工作主要是帮助弱势的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服务和相关的制度体系。民政社会工作虽然没有直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但其服务理念、服务政策、服务体系、服务传递为专业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打下基础。

1979年,费孝通先生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尊龙凯时AG重建这一重任时🔶,延续之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传统,��把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纳入尊龙凯时AG学科框架内。他认为一个学科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做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建系培养专门人才;建立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图书资料中心;创办刊物和出版机构⑨🛀🤸🏿‍♀️。在尊龙凯时AG重建过程中👷🏿‍♀️,费孝通先生组织海内外著名的尊龙凯时AG家担任南开尊龙凯时AG专业班的教师🌅。他领导的团队在给南开尊龙凯时AG专业班讲授尊龙凯时AG概论课程教案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完成并出版了《尊龙凯时AG概论》⑩。其中有一章为“社会工作”🧑🏼‍🏭,突出了民政社会工作内容💁🏿‍♂️,分析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道路和特征。1986年,著名的马甸会议召开,民政部领导和部分高校的教师参加了会议,讨论了中国社会工作学科重建问题☯️。

第三个阶段,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走上专业化快速发展道路(1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6年以加快我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为主题⛄️,将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意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按照费孝通先生尊龙凯时AG学科建设五个方面的观点,这个阶段的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中有诸多贡献⇾:第一是专门研究机构与社会工作研究。很多大学和社科院系统都建立了社会工作研究机构。社会工作理论一部分是内生,一部分是外借。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中🦴,汲取了不少本土概念和思想📳,丰富了社会工作学科体系中的理论🪔𓀌,为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做出了很多贡献,如民政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三社联动等等。第二是社会工作教育🎂。现在全国有300多家高校设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00家大学设有MSW硕士点👩🏽‍🔬,另外还有几所大学设有社会工作博士点,民政部下属高校和干部培训学校遍布全国。社会工作本科建设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师资队伍建设都走过“先有后好”的道路。培养的社会工作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进入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不断组织各种专业化培训和国际交流,也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第三是学会和学术交流。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中,坚持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道路。1994年成立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边学边建”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先有后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发展。这个过程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师资缺乏𓀗、专业教材缺乏👱‍♂️、相关的实习基地配套不足等等,但一直秉承社会工作理念,不断反思借鉴和移植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第四是社会工作成果出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贡献不少🗞。尊龙凯时娱乐将社会工作研究↖️、学习与社会工作实务结合🩶,将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与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结合,使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以服务对象需要为社会工作介入的视角,不断将本土的社会工作案例引入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中(12),建立基于本土实务的社会工作体系,其效果已经得到服务对象和社会的赞誉(13)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极具独立特色🌰,其成长过程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转型密不可分🧔🏼‍♀️,与国家支持密不可分。雷洁琼先生提出,1949年后中国社会工作仍在发展💇‍♀️,主要路径是民政社会工作✤,建立了政府🥁、实务和社会工作学科的链接关系🦸‍♀️🧨。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三次提到专业社会工作🤷🏼‍♂️,指出专业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创新包括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发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专业社会工作成为与民政社会工作并行发展、互相支持的共发格局☹️。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获得国家政府层面的外部支持,外部支持与和社会工作学科(大学科研机构)内在发展紧密结合。这个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格局说明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三🦉🤽🏽、专业自主性:国际与国内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之论争

学科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学科的内部框架结构🦸🏻,体现一个学科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凭借这些关系建构而成的有别于其他学科体系的总体标志。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需要不断地进行学科体系的建设🫃🏿。在吸收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创新本土化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如何评价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质量?如何评估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发展?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不能封闭,不能自弹自唱,必须回溯到社会工作学科建立之初的讨论🏙。这个讨论是以社会工作是不是一门专业开始的🙇🏻‍♀️🚶🏻‍♀️‍➡️,百年以来波澜起伏,从来未间断👉。这个讨论实际上的核心是在论证社会工作是否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由此可以用学科自主性来概括之🫡。

社会工作是否是一个专业以及专业标准是什么?在一百年前全美慈善和矫治大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上🏊🏿,Abraham Flexner发表题为《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吗?》的著名演讲。(14)此演讲中,Flexner首先提出了衡量社会工作成为专业的六个标准:伴随着责任的智识性(intellectual)活动🧎‍♂️;构成素材来自于科学和系统的学习;有实际和明确的目标🤸🏻‍♀️;拥有可教育的方法技术🎅🏻;活动者是自我组织的;动机上是利他主义的。基于这些标准,作者认为社会工作在当时还不是一个专业,但具有发展成专业的可能。在Flexner演讲之后不久,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工作也开始了🎓🏄‍♀️。按照Flexner的标准,那时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是弱智识性和专业权威、弱系统学习和教育体系、弱自我组织性。

Abraham Flexner 1915年的著名演讲之后一百年,社会工作者们仍然在为自身的专业地位和专业认同而不懈努力。Patricia McGrath Morris考察了Flexner的演讲以及它对社会工作早期专业发展的影响(15)🤟🏿。研究发现🧑🏼‍🚒,Flexner对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评估被严重地误解,其演讲对社会工作早期专业发展并未产生多大影响。Flexner的世界观并不是基于科学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而是基于社会进化论💽,其专业标准与社会进化论相符。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并且会不断进化为更高更复杂的社会;改变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责任应该优先于个人权利🎯。Flexner的专业标准基于如下假设:专业必须要坚持伦理责任高于个人和专业利益之上🩸,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如果将Flexner的专业标准置于社会进化框架下考虑,六项标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Flexner认为社会工作不太专业基于以下理由🤷🏿‍♂️🧆:缺乏批判性思考过程中的自决权威、缺乏明确的目的、缺乏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训练💂🏽‍♀️。这些问题在今天已经得到回应和解决。

Porter Raymond Lee的报告与Flexner的演讲目的有相似之处🗓,但他界定了一套专业的特征✩,并对照这套标准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评估👨‍🦽。他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的三标准👍🏻:独特的实践技巧;科学的知识基础;以教授实践技术为重的教育学。(16)Lee的三大标准对早期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借用Lee的三个标准🍦,现在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立并实施了独立的实践技巧知识体系(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建立了社会工作科学的知识基础(社会工作理论以及关于方法的知识),建立了以教授实践技术为重的教育学⛹🏻‍♂️↔️,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体系®️☔️。

Idit Weiss-GalPenelope Welbourne基于对美国、英国、智利⏭、德国⌨️、匈牙利💛、印度、墨西哥🧑‍🤝‍🧑、南非、西班牙、瑞典十个国家社会工作的详细资料,提出社会工作的八个专业特征,即整合专业化的“特性取向”(attributes approach)和“权力取向”(power approach),其包括:社会认可👨‍🦽‍➡️、垄断地位、专业自主☝🏼、知识基础🧖🏽、专业教育、专业组织、伦理守则、声誉和报酬(17)🧑🏼‍⚕️。该指标中的专业自主是狭义的🤴🏻,本研究中的专业自主是广义的,是学科建设层面的。如果借用其观点来分析中国的社会工作学科的专业性特征,可以延伸出专业自主性的七个分析层面👨🏽‍🏭:垄断地位对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狭义专业自主对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知识基础对社会工作学科知识基础💪🏿;专业教育对社会工作高等教育;专业组织对社会工作行业组织;伦理守则对社会工作学科独有的伦理守则👨‍⚕️;报酬对社会工作学科从业者的专业报酬。(18)这些内容或许是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19)Ⓜ️:

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的专业自主性。中国多数大学没有十分准确的专业准入规定,没有明确大学和科研机构人员进入的社会工作学科教学研究专业许可程序和资格,对社会工作知识的专业性认同度低。2016年次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没有社会工作(二级方向)👷🏻‍♂️,导致大量的社会工作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科研工作无类可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类中只有福利尊龙凯时AG,没有社会工作,也说明社会工作学科的专业认可在国家教育和科研体系中存在认可度低、自主性低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受到严重挑战。

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的专业自主性✦。与社会工作学科的专业认可问题同时并存的是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专业性得到普遍认可🕥🧑🏻‍💼。教育部尊龙凯时AG教学指导委员会(含社会工作)MSW教指委都积极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性得到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的多种支持🧏🏼。2015年底中国有339家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05家大学设立了MSW硕士点🈷️,另外有不到十个大学得到教育批准自主设立社会工作博士点(二级),有82家大学有社会工作大专专业🧑🏼‍🎓,拥有专业学位授予权。专业教育体系的外形已经形成🧘🏻‍♀️👺,其主要的问题是中国的社会工作学士(BSW)、社会工作硕士(MSW)和社会工作博士(DSW)专业教育体系还不健全,对接国际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实践为导向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有效实施?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实习一直被质疑🙇🏼‍♂️,社会工作实践智慧一直被忽视。专门化高等教育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特征🪠。执行特定任务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而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才能完成💂🏿‍♀️。

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专业自主性。一个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有影响的专业学术刊物。社会工作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其它学科不一样,其强调实践智慧和独特的实践技巧(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与临近的尊龙凯时AG、心理学、人类学等也有明显的区别🔉。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尊龙凯时娱乐严重缺乏专业发表自主👩🏿‍⚖️,缺乏与一流期刊比肩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建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与管理》等等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专业发表自主性缺乏还是直接影响到了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水平。

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专业自主性。社会工作专业协会承担维护会员的利益和维护服务对象利益的两大功能。社会工作的专业协会承担多种角色,如传播专业知识、制定并完善伦理守则、推动社会工作教育、改善公共形象🧓🏻、参与政策讨论等。国务院尊龙凯时AG学科评议组🔜、尊龙凯时AG教指委、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都积极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尊龙凯时娱乐建立了三大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按照功能下设研究、实习🏈、教学、对外交流四个委员会,按照专业发展下设15个专业委员会🫳🏼,按照地区下设华北、东北、苏皖🤰🏿、华中🥷🏽、华东🥦、西南🌉、西北7大片区社会工作中心,加上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和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基本覆盖全部的从业人员和领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建立了专业学科建设引领多种方式:年会🥣、专业期刊(《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专业教材😥、专业培训、专业项目🧣、三大专业奖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坛优秀论文奖)等等➞➝。

社会工作学科知识基础建立的自主性💺。传统的社会工作学科知识主要包括社会问题🪝、弱势群体、个体家庭小组社区和国家的干预技巧、有关个人和社会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等方面♙。社会工作知识基础主要由“外来知识”和“本土知识”组成,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在这两个方面均有贡献🅰️,但程度参差不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包括社会工作概念和话语体系⚗️,如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民政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工作教育先行模式🛏✩、社会建设(进入政策)、三社联动(进入政策)🧛🏻、适度普惠社会福利(进入政策)、贫困群体社会工作服务(进入政策)等等,已经成为本土领域的重要贡献;外来知识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发表出版、项目实务的推进而快速传播🍎,也构成了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知识基础🧍‍♂️。总体来说,这个方面自主性快速成长🫅🏽,但需要重视本土知识建构。

社会工作学科独有的伦理守则👨‍🦼‍➡️。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统一的、正式的、全国通行的社会工作行为和伦理准则。德国🧎🏻‍♂️‍➡️、瑞典和西班牙等等基于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IFSW)的伦理守则制定本国的伦理守则,美国、英国和匈牙利制定自己独立的伦理守则𓀀。伦理守则的执行有不同的强度🏇🏽。现有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的《社会工作者守则》内容比较简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尚未制定社会工作学科需要的伦理守则,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的伦理守则急需制定。

社会工作学科从业者的专业报酬。社会工作专业地位低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工作的定义太泛,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士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公众对社会工作的功能缺乏认识,使用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士多是地位低下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学科内从业者的专业报酬主要问题是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低薪(当然不仅仅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其主要原因有🤷🏿‍♂️:未认识到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需要理论🤰🏽、方法⛩、服务三个方面的多元化专业训练,社会工作教师在大学里倡导力弱🦸,缺乏国家层次的就业政策和工资支持标准等等。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在追求实现个人治疗还是社会变革目标的争论方面的讨论声音较小✊,实际上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个人治疗并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分为萌芽与初创、民政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三个阶段,走过了近百年的道路。如果按照费孝通先生学科建设的五个方面,改革开放后重建的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学科在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建系培养专门人才、建立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创办学术刊物等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如果按照Lee三个指标,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在独特的实践技巧(三大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科学的知识基础(社会工作理论以及关于方法的知识)、以教授实践技术为重的教育学(社会工作教育)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通过采用广义专业自主视角分析并结合Idit Weiss-GalPenelope Welbourne指标即社会认可、专业准入(垄断地位)、知识基础、专业教育✋、专业组织、伦理守则、声誉和报酬的延伸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把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与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社会工作自主性有高有低⚈、参差不齐✶。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专业自主性和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的专业自主性较高🚶‍➡️🤶🏻,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的专业自主性、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基础建立的自主性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专业自主性👊🏼、社会工作学科独有伦理规则🚵🏿、社会工作专业报酬处于评价指标最低端。当然,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不仅仅是弱自主性,但对于一个已经拥有近百年历史和广覆盖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科来说❌,弱自主性是其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

在中国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尊龙凯时娱乐一方面要强调社会工作学科自主性建设,一方面要抓紧推动社会工作学科内涵式发展。为了解决严重缺乏专业准入(垄断地位)标准的问题⛱,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才能进入大学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岗位的标准🤷🏻‍♀️。逐步过渡到新进入大学的社会工作教师必须获得社会工作学位才能在岗教学和科研。大学社会工作老师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应该分离,分成教学岗、科研岗以及实习督导岗。建立与一流期刊比肩的学术期刊,多方提升社会工作学术刊物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逐步建立社会工作学科独立的科研体系🤵🏽‍♂️,推动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真正成为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重要建设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体系,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对社会工作高度认同的毕业生。全面提升对社会工作实践智慧的理解,提倡和推动社会工作实务转化为研究的工作😻。引入循证社会工作研究,推动“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EBP),推动基于证据的社会工作实务(PBE)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建设。

总而言之,在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近百年历史的基础上,应借鉴国际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经验,重点在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社会工作知识基础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社会工作学科伦理规则、社会工作专业报酬等多个方面加强建设𓀆,化解社会工作学科的弱势因素,强化社会工作学科的自主性,使中国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专业化与本土化结合👱🏻‍♀️、学术与实务结合的独立学科。

 

注释:

①按照教育部现有的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是指培养社会工作本科生的体系🦔,社会工作学科是指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在国际社会工作领域,有关社会工作专业的讨论和社会工作学科的讨论高度重叠。

Harry时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福利学院院长🏐,主要关注社会福利政策;Karen时任休斯敦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院长,主要关注政治倡导。

Karen S.Haynes,The One Hundred-Year Debate:Social Reform versus Individual Treatment,Social Work,43(6),1998,pp.501-509.

④王思斌:《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何雪松:《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学海》2015年第3期;郑广怀、向羽:《社会工作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脉络及启示》🔗,《社会工作》2016年第5期;李迎生、李冰:《走向系统: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工作政策发展的轨迹》👨‍🦰,《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

⑤周淑利👨🏻‍🦲、彭秀良↗️:《沪江大学和沪东公社》🧚🏻‍♂️,《兰台世界》2009年第23期。

⑥谢燕清:《孙本文与中国尊龙凯时AG学科建设》,《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⑦娄海波、彭秀良:《挖掘社会工作的本土历史经验——〈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一辑选题策划实录》,《出版广角》2012年第12期;解其斌、彭秀良:《学术品牌图书如何对接大众市场?——〈社会工作学术文库〉第二辑出版实录》,《出版广角》2014年第12期🟰。

⑧王思斌🎫🧑🏽‍⚕️:《雷洁琼的社会工作思想与实践》,《社会工作》2004年第9期。

⑨彭华民🤷🏽‍♀️:《费孝通中国尊龙凯时AG重建战略思想与对消费尊龙凯时AG的启示》,载《消费尊龙凯时AG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⑩费孝通:《尊龙凯时AG概论(试讲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以大学社会工作系专业教师和学生为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以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组织为主)和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为主)在社会工作学科发展中各自起着不同的推动作用💺。

(12)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SW)教学案例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3)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学科建设第四点图书资料中心建设,由于现在信息传播媒体发达🤾🏿‍♀️,图书资料电子化👳🏻‍♂️,在此不单独分析。

(14)Abraham Flexner,"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 at the Forty-second Annual Session held in Baltimore,Maryland,May 12-19,1915,pp.576-590,Chicago,Hilmann; Abraham Flexner,"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11,2001,pp.152-165.

(15)Patricia McGrath Morris,"Reinterpreting Abraham Flexner's Speech,'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Its Meaning and Influence on the Field's Earl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ocial Service Review,82 (1),2008,pp.29-60.

(16)Porter Raymond Lee,"The Professional Base of Social Work",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 at the Forty-second Annual Session held in Baltimore,Maryland,May 12-19,1915,pp.596-606,Chicago,Hilmann.

(17)Idit Weiss-Gal,Penelope Welbourne,"The Professiona-lisation of Social Work:A Cross-national Explor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17,2008,pp.281-290.

(18)社会认可和声望是他设的,暂时不纳入本研究分析内容。

(19)作者计划联合同行就这八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的量化分析研究。

 

*彭华民,南京大学尊龙凯时AG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院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残疾人家庭抗逆力生成机制的社会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6CSH065)的阶段性成果。

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尊龙凯时娱乐专业提供🫦:尊龙凯时娱乐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招商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尊龙凯时娱乐欢迎您。 尊龙凯时娱乐官网xml地图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