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教改”
今天正在被热议的一些教改方案亮点👐🏽,在17年前的教改中其实已经提出🫰🏻。但因为当时的方案只定方向和目标,没有清晰的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结果使不少目标至今没有达成。
故而❔,本文建言,17年后的教改方案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改革“教改思维”✒️,明确落实责任和问责机制。
教改规划纲要提出的教改方案👎🏽👩❤️💋👨,成为“两会讨论的热点,并受到舆论好评,可如果拿17年前的教改方案与之比较🍭,会有一种时空倒错之感??
笔者发现,现在的一些教改目标,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曾提出过。比如,“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这些条文,在2010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被表述为“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等。意思差不多。
更相似的👶,还有实施方案的措辞。1993年的条文中👓,“逐步”有35个之多🧝♀️,“探索”则有4个,就如前述??这些条文,与教育发展的现实对照,尊龙凯时娱乐无奈地发现🚝,17年之后🎛,这些“逐步”,还在“逐步”之中??而2010版中,“逐步”(21个)略有减少、但“探索”(41个)却大幅增加🎦。
教改《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让人们充满期待👩🏻🦼➡️👨🏼🔧。可是,这么多的“逐步”和“探索”却让大家感觉好像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开创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时🍵,有时是需要“摸着石头”逐步、探索着“过河”到达彼岸的。但是,在恢复高考制度33周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2900多万、众多研究者明确告诉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今天🌺,尊龙凯时娱乐应该以清晰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育目标、现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去推进改革💆🏼♂️🍒,而不能再是只有方向、目标🙎🏽♀️,却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
所以,现有的教育改革思维🧓🏻↩️,尚有一些不足🧚🏽♂️。尊龙凯时娱乐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改革思维🧑🏻🦲,改革“教改”👨🏽💻,以使教改真正彻底,并走向成功🦀。
对于已经达成共识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如果缺乏明确的实施方案😲,而以“逐步”和“探索”模糊处理👯,必然同步出现以下规划问题。其一,缺乏系统性🧛🏻♂️,内在逻辑不严密🛌🏻🧘🏿♂️,一看某些描述👩🏽🎤,不用去观察未来的实践效果,就可推论另一些表述难以实现📗。比如,《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这些均被认为是关于教育公平的“亮点”。可是,如果再看“教育投入到2012年达到GDP4%”这一条,就不免为推进公平的钱从何处来而担忧🦚🆚。要知道,如果提到学前教育的普及,却不谈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义务🙍🏻♀️,则要由老百姓自己为“普及”埋单💆🏽♀️。至于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决不是“削峰填谷”👾,而必须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为扩大教育公平,教育学者普遍认为,应将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确定为2020年达到5%,或至少4.5%,并在人大成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制定教育发展预算,并监督政府严格按预算拨款💆♀️。否则🚴🏿,纲要所提到的公平目标,很有可能是镜花水月😉。
其二,重于对目标的畅想,方向的勾画,而轻于对改革保障措施、问责机制的构建。如果改革明确具体的行动步骤、完成目标的时间节点💇🏼♂️🎄,那么🥷🏿🤷🏼,必须有相应的落实机构以及对于落实不力的问责机制。17年前的教改已要求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6年后👩🦲,又写入了高等教育法。但到现在,高校仍无办学自主权。原因何在?就是在纲要和高等教育法里👨🏻🦰,没有对于政府部门干涉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问责🍎。我国教育投入至今没有达到GDP的4%,归根结底,也因没有问责机制。
这次教改《规划纲要》中,“问责”的字眼出现了4处,这有进步🧔🏽。可是👨👩👧👧,究竟谁来问责??如果还是上级政府问责下级政府,就好比“老子管儿子”🧑🏻⚖️,最终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会被问责。以义务教育的问责为例,这几年来,国家审计部门审计发现一些地方政府挤占、挪用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存在一边免费义务教育一边乱收费的情况。可通报之后,也鲜有地方政府教育官员因此下课。另外,对于本身就是“逐步”完成的责任🧑🏻🦼➡️,又能怎样切实问责呢?
其三🙃,对怎样启动改革📷、破除改革中的阻力,考虑不够周全(这也是文本中“探索”甚多的原因,可谓互为“原因”),这实际造成规划与改革行动的某些脱节。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怎样推进改革⚧,《规划纲要》并没有给大家吃下定心丸👰♂️,地方和学校尚有观望心态。《规划纲要》提出👑💳,“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
那么,这个改革领导小组是成立于教育部之内,还是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之下呢👩🎓?如果在教育部之内,有关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会不会首当其冲受到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阻力呢?而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又如何处理地区和学校的改革权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呢?
从我国过去成立的五个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实效看👷🏻♀️,由于改革试验区没有充分的改革权,改革的成效并不理想。除此之外,从改革的推进看,还有必要通过立法,扫除改革“突破”可能面对的法律问题,如果立法滞后,很有可能制约改革。事实上♑️📲,尊龙凯时娱乐曾一直建议💪🏻,《规划纲要》本身就应该提交全国人大讨论🪙🏌🏻、审议,这是进一步听取意见⚓️、意见交锋、达成共识的过程,审议通过成为法案。
教改《规划纲要》在改革思维的推动下🪕,其征求意见稿,已有创新、突破和亮点。但还有必要以全方位的改革思维,审视改革不到位之处👨🏿🔧,使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更明晰。我想,检验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规划纲要》中少了多少个“逐步”、多少个“探索”👩🏼🏭,以及怎样明确落实责任和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