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北京“城市病”需“内外兼修”
李 强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马海燕)在今日清华大学举行的“城镇化与城市管理:东亚城市转型的新趋势国际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表示,治疗北京“城市病”需“内外兼修”🧚🏻♀️🧌,一方面借鉴首尔、东京等情况类似城市的管理经验,一方面提升市民素质。
李强说,城市管理是中日韩发展共同面临的挑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三个城市都经历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大城市和城市群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相对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北京的发展还有一些特殊性👨👦,如外来人口规模巨大、城市病快速蔓延、面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压力更大。
李强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进入快速扩张阶段🦶🏻🧥。1982至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从923万增至1961万🙇🏿♀️,目前实际常住人口达到2200万🏚👩🏽✈️,瞬间人口突破3000万。1987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仅为653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2483平方公里🥔,增长了近3倍。建成区面积增长最快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北京筹备1990年亚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建设时期🙎♂️。
人口压力带来了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2005年至2010年💂♂️,北京市机动车总量翻了近一倍⛵️,其中私人小汽车增长是主要原因。目前♒️,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600万辆,小汽车是北京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而首尔和东京均是地铁出行比例最高。
此外👩🏼🎤,北京市民认为淡水资源短缺和食品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的比例,均高于首尔和东京市民🧑🏽⚕️。除让座以外,北京市民在垃圾分类✉️、过马路等大多数文明行为都上与东京🙎🏿♂️、首尔都存在差距。
李强说▶️,预计2049年北京城市人口将达到6000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逐步形成🎻,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密度将进一步提高,不可避免带来巨大社会风险👕。要从根本上防范社会风险,重点在于对人口🧑🏼🔧、产业的技术性调整🥘👷🏽♂️,以及相关制度、技术、观念等方面的完善和提升🦛。
李强认为,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一要从城市化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精细化发展,借鉴国际上高水平管理经验🫰🏻,二要提升城市居民素质,在制度😀👳🏻、规范👩🏿🔧、观念多管齐下,提升城市整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