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本哈根会议的任务
韩方明
接下来🍃,就要不眨眼地看着美国这个发达的大国和印度这个发展中的大国了,它们的态度对哥本哈根会议甚为重要。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了🐄。此前,笔者前往莫斯科出席另一场国际会议,飞机降落后🤣,看到大地仍然是绿色🫥,时值冬日却未见冰雪9️⃣,以为飞机错降了地方🙍♂️💡。这让笔者从一个不同的地域★,再次体会到气候变暖的严峻。
笔者不禁想到那些最先遭遇气候变化危机的太平洋岛国📟,例如图瓦卢🧑🦳🤸🏻♀️,因海水上涨面临着沉入大海的危险🤽♀️;例如马尔代夫不得不在国外买地迁移30万“环境灾民”🕵🏽。就连纽约👨👧👧、东京也不得不花费数百亿巨资修建拦海大堤。莫非人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科幻影片《2012》中的画面变成现实?
多年来,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暖都有近似的体会🚅💁♂️,地震、水灾👰、水荒、能源缺失、粮食危机等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危机,一再地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可是,尊龙凯时娱乐一次次见证了国际气候谈判的无效,各国之间的共识似乎遥遥无期✍🏽。
各国必须达成更广泛共识
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已是不争的事实👨🦰。此次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世界各国将讨论和商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包括二氧化碳的减排标准🧻。这将是决定未来气候的关键时刻。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分歧。发达国家提出的方案一味强调“共同责任”而忽视“区分责任”,只顾理想性而忽视可操作性和公平性,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接受。而包括加拿大🎻、冰岛、纽西兰🍶、挪威🥣、瑞士及当时欧盟15个成员国在内的20个富裕国家,在2001年《波恩宣言》中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4.1亿美元对抗暖化,但至今仅兑现一成半🤜🏻,预计这也会影响世界气候协议的达成。
与此同时,各国之间仍未就具体落实减排达成足够的共识。美方承诺减排17%被指太小气,日本减少15%,欧盟重提减排30%目标逼各国加码, 巴西宣布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消减36%,玻利维亚则计划在气候峰会上向富国索偿气候债务。
一边是发展中国家寄望于发达国家多承担些责任🉑,多拿出些银子来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另一边发达国家则怀着政治投机的心态四处观望🥬,犹疑不定🧕🏼。就在发展中国家指责发达国家缺乏诚意🤽🏽♂️、欠缺公平而发达国家又在百般解释“全球责任”的同时,气候变暖这个幽灵已日益逼近如同兵临城下👨🏽🏫。
国际社会应注意到中国在全球减排中所持的积极😻🛟、客观态度😖。一方面🕷,中国和印度都坚持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而有差别”地承担责任,以保障公平;另一方面,中国克服自身经济发展的种种困难🤹🏿🤾🏻♀️,以约束性指标公开承诺在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这个数值实际上已经超前于G8峰会上所提的2050年前全球减排50%的目标。这个急转弯式的减排承诺👨🏽⚕️𓀐,使中国走在前排🦠🙅🏻,俨然成为引领世界各国对抗气候变暖的领袖国。接下来,就要不眨眼地看着美国这个发达的大国和印度这个发展中的大国了,它们的态度对哥本哈根会议甚为重要。
能源消费大国应承担更多
发达国家应当像真正的“有钱佬”有那样的大度和高姿态🪜,切实履行他们所作出的承诺,一方面采取切实行动来完成或制定中期减排目标🏔;另一方面🕵🏽,要尽量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支持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有人以发展经济为由抗拒全球减排的责任🌿🙍🏼♀️,可是⛄️,盲目追求发展经济而造成的气候危机👎🏽,谁也逃不掉。有关数据显示,因全球暖化,2050年前,全球海平面或上升0.5米,将使全球各大洲沿岸城市损失超过28万亿美元🤌🏽。
相反🍛,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可以减缓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暖⛹🏻♂️🛴,能源紧张,各国竞相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建筑等,这些生产和发展模式的变革,对人类共同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必将带来持续的好处。
国际智库组织有报告指出,地球需要一年半🛠,才可生产人类一年所需的生态资源🥦,但如果全人类都学美国人那样生活,就需要5个地球提供足够的资源。因此🪒,高能源消耗的发达国家更有能力🌑、而且也更有责任切实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担更多的责任✋🏼。至少👴🏻,人人可以尽力减少汽车尾气🧘🏻♂️、降低能源消耗👷♀️、避免资源浪费。
当莫斯科的冬天只能看到雨,当马尔代夫已经没有可以饮用的清洁水👩🏽🏫,当青藏高原的雪山一座座日渐消失,全球气候变暖将会把人类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谁又知道?
尊龙凯时娱乐希望哥本哈根会议各方能够达成实质性的协议🐆🏠。当然,如果只是缔结了框架性的宏观协议🆚,也是值得欢迎和庆贺的🐿,毕竟全球变暖是人类刚刚碰上并最近才重视起来的难题👩🏻🦽。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