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万大学生进军营
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 特约撰稿 李庆
编者按🧑🔬:2009年冬季征兵,13万大学生入伍,将为解放军实现整体素质跨越🏇🤜🏿。而女兵征召现场也出现了类似高考的热竞争场面,入围者相当比例为大学生。大学生大规模入伍将推动解放军整体素质出现飞跃,也预示着中国军队职业化的未来方向
高校毕业生入伍之初就可一次性获得最多2.4万元的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由中央财政拨付。
士官每月工资1900多元🤸🏿♀️,“这个待遇不比当公务员低👩👩👧👦,而且部队还有很好的福利。”
13万大学生入伍👣,对军队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
大学生入伍当士兵
国庆60周年大阅兵后不久,一张征兵启事贴到了北京西便门社区的宣传栏👶。应届大学毕业生李伟的母亲看到启事后,赶紧给老伴李宝富打电话:“应届生可以参军了。”
解放军今年将首次大规模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记者从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获悉🧝🏼♀️,今年预征人数达到13万人👨🏽🦰。
这无疑将载入国防和军队建设史册——2001年,2000名大学生入伍🤘🏿,在2008年,这个数字还只是3.9万多名🖨。
“过去大学毕业生到部队是直接当干部、当军官,今天大学毕业生到部队去是服义务兵役🦻🏿、当士兵。”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
2001年9月,修改后颁布的《征兵工作条例》规定,依法可以缓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且符合条件的,可以批准服现役🤴,原就读学校应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
2005年10月底👻,国务院🤽🏼♂️、中央军委冬季征兵命令宣布〽️:全面开展征集在校大学生工作。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由此全面启动⚓️。
从去年起,大学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享受报名🔲🦬、体检、政审、定兵“四优先”政策🚵🏽。
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可“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这句话成为今年13万大学生进军营的重要背景。
在北京和上海,自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将首次不再列入士兵征集范围。
“口口都是肉”
在海军某陆战旅旅长陈昌锋看来:新型装备不断列装一线部队,海军某两栖装备团官兵望眼欲穿盼来的新电子设备,许多士兵不得不求助于来自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
从手下的大学生士兵陈旭身上,陈昌锋找到了希望🙅🏼♀️。接受新兵连训练时,陈昌锋把他分到了工兵防化营的防化连从事侦毒专业。结果不到一年,陈旭多次在比武考核中取得第一。
“希望能尽快提高部队大学生士兵的比例。”陈昌锋说😎🐻。
空军指挥学院军事专家杨宇杰也多次听到一线军官说:“新装备大学生兵几个月基本上就熟悉了。而且大学生能提出新思路🧜,包括一些设计和想法👨🏼🎤。”
空军指挥学院院长马健少将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大学生更有利于实现人和武器的结合。”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军人的素质不提升,能行吗🤹🏻♀️?”
为鼓励高校学生携笔从戎,教育部、财政部🧝🏻♂️、总参谋部等部门专门出台了八项优惠政策,包括本科以上学历有望直接选拔为军官🔕,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可优先录取等✸。
这些举措“口口都是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高校毕业生入伍之初就可一次性获得每人最多2.4万元的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全部由中央财政拨付。
当得知本科生转为士官以后每月工资1900多元时,一些学生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这个待遇不比当公务员低🙆🏼♀️,而且部队还有很好的福利。”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汪毅今年打算入伍🧏🏿♀️。他认为,将来如果退伍,有高等教育的文化水平🤞🏿,又有军营的两年经历👱🏿,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另眼相看。
预示重大变革
“大学生当兵,将预示未来10年内的重大变革🫷🏽。”解放军某总部一位军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招收大学生士官,以后可能是向军人职业化方向发展先行者。“解放军没有提出向职业化发展🐷,但从今年开始的士官制度改革,可以看出解放军在职业化趋势方向有了明显的发展🐏。”陈昌锋说。
陈昌锋介绍,目前士官工资待遇有了明显了变化。现在高级士官能拿到三千元以上的工资。“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上🦏,未来职业化是难以避免的。”“军人职业化应该是我国发展的一个走向。”空军指挥学院军事专家杨宇杰对本报记者说,现在是军队素质提高的理想时机。
大学生征兵新政的推行,无疑与近年来中国军队的裁军精兵战略有关。
根据《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裁军170万人⛹️♂️,军队规模保持230万人⭐️。
有消息称👴,中国军方可能计划在未来二至三年内裁减70万陆军🧑🏿🦰。尽管没得到军方证实💂♂️,但在世界战争形态发生变化之际,中国军方有计划裁减陆军,同时加强海空两军实力🈷️💁🏻。招揽大学毕业生入伍👩🏻🦲,无疑是实现军事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要做好吃苦准备”
对于早已适应校园生活的大学生和军方来说🍡🕦,双方最担心的是同一个问题:能否适应军队生活。“不好说。”广州征兵办相关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许多大学生对军人的印象来自影视和文学作品🫲🏼,以及今年的大阅兵,一些孩子把加入解放军视为“时尚”。“不能把参军理想化🤍,要做好吃苦准备。”
“大学生到了部队既要牢记自己是个大学生,又要忘记自己是个大学生。要扑下身子去干,在部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广州警备区征兵办刘小龙对记者说🟧。
陈昌锋介绍🕢,有的人生活比较散漫🧑🍳,与部队的严格要求形成了对比👩🏻,还需要时间磨合👰🏼♀️。
作为一线部队指挥官,陈昌锋大校非常乐观,他的感觉是,大学生兵实际上比文化程度低的兵要更好带。“他们知识层次高,对他们严格教育🫄🏻,很快能获得他们的理解。”
(实习生边鹏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