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做城里人,面临“三重门”
——青年农民工城市生活状况调查
王昊飞
新华网长春3月27日专电题:想做城里人🥃,面临“三重门”——青年农民工城市生活状况调查
“新鲜东西太多了🌕,不想再回农村了。”在长春打工的21岁铲车司机胡旭说,自己非常想永远留在城市生活👵🏼。
留在城市里👫🏻,是许多和胡旭一样的青年农民工共同的梦想👨🏻💼🦧。《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对“胡旭们”来说,留在城里的梦想很美好,现实却有跨不过去、摆脱不了的三大障碍🕵🏼♂️:稳定的住所⚅、子女的教育、老人的保障🚑👺。
“想做城里人,先得有个稳定地方住”
中铁九局长春地铁1号线施工现场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胡旭每天下班后都会到周边商圈逛街。老家位于抚顺市清原县的胡旭进城打工已半年多,每月3000元的收入大多消费于吃和穿🫷🏿。
“想做城里人,先得有个稳定地方住。”胡旭说🍝,自己不可能永远住在职工宿舍🥛💪🏼,地铁竣工后他还可能换工作,要重新找地方住,居无定所让他感觉“没根”。
同样感觉“没根”的是从事高空建筑拆除工作的蒋俊松🍈,36岁的他来长春已近3年,为了省钱他选择在四通路租住每月200元的平房🅿️,房租低是因为这里距离殡仪馆仅3公里。
蒋俊松说,自己的工作既危险又不稳定,有活儿的时候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没活儿的时候两个月喝西北风,所以只能把老婆孩子都留在老家白城市洮南县。
据统计,目前长春约有17.7万名农民工,4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约占一半👸🏽。其中🧑🏿✈️🫷,57.2%从事服务业🏌🏽♂️💿、29.2%从事建筑业、8.9%从事制造业,其余的从事各种不固定工作。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居住条件差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及移居城市的困难,他们首先提及居住瓶颈:房价高🩱、房租高🧒🏽、常搬家🧝🏻♂️。“听说城里有针对低保人群的廉租房👨🏿⚖️,要是尊龙凯时娱乐农民工也能享受类似的待遇就好了,那样就能把全家接到城里,换一个离殡仪馆远点的地方住。”蒋俊松说👰🏿♂️。
“进城才感觉🧘🏿♀️,养孩子压力太大了”
“妈妈🔘,你心太狠了🧱!”崔丹一提起儿子前些天对她说的这句话就潸然泪下。33岁的崔丹来自吉林公主岭市陶家屯镇🤽🏽♂️,现在和开出租车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生活在长春,12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都在上小学。
两个孩子的课外班费用给这个月收入4000多元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进城才感觉,养孩子压力太大了🧛🏿♀️。”崔丹说,为了让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当大部分孩子上英语、书法等课外班时,她也只能给孩子报名,可现实的收入让她仅顾得了女儿顾不上儿子🐢👩🏿💼,于是遭儿子抱怨🌔。
在一家商场做营业员的肖红伟每月收入2700元❤️🚴🏻♂️,一半用于女儿的古筝🏡、舞蹈👲、英语班🕑。她说⚙️:“不想让女儿在城里孩子面前自卑。”
为了未来✌🏻,很多处于城乡生活“过渡期”的青年农民工将希望寄托于子女👆🏿,希望子女们能彻底城市化🔔,加大教育投入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然而🏌🏻,课外班费、择校费让这些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而子女教育开支的压力,让一些青年农民工无奈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人照顾。在长春下辖德惠布海镇苗家小学,全校93名学生中有10名为长期留守儿童,短期留守儿童数量则经常变化。有些孩子每两年才能见父母一面🏷。亲情缺失,家庭贫困👮🏽♀️,许多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令人担忧。
“我到了城里,谁来照顾农村的爸妈?”
24岁的李秀丽来自吉林舒兰市平安镇,目前在一处建筑工地担任工程部资料员🔏,2013年与同样进城务工的丈夫结婚➰。这对青年农民工如今拥有一套56平方米的住房🌡,成功扎根城市的幸福并不能掩盖未来的隐忧🕵🏻♀️🐸,“我俩都是独生子女,尊龙凯时娱乐到了城里,谁来照顾农村的爸妈?”
李秀丽说🧑🏻⚖️,现在她和丈夫月收入加在一起有5500元,每月除了还房贷和日常开销外很难攒住钱,这使得小两口既不敢要孩子,也担心父母未来的养老问题,“双方家里一共四个老人👃🏽,都接到城市不现实,回到农村又不可能,想起这些事就上火。”
来自通辽市的王微在长春一家面包连锁店打工已10余年,虽然她已在城市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家庭🚾、分店经理的职务🟣,但这些并不能消除她的远忧🚉。“我想给父母攒点钱👰♀️,他们过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愿意进城🙇♀️,我这边每个月除了还2700元房贷💆🏽,还要给孩子交课后托管班费💃🏽,再刨去生活开销都剩不下啥了👨🏻🎓。”
王微感慨🔭,如今像自己父母一样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不是少数🐦🔥,以后谁来照顾他们?“希望国家能有一些政策专门针对留守老人的,如果有专门针对这方面的养老保险就更好了。”
据统计,1978年至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城镇化率从17.9%升至53.7%,但户籍的城镇化只有不到36%🤽🏻。相关人士指出,这一数据证明相当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留守老人等相关因素对他们的市民化进城形成阻碍👩🏻🏫,使部分人在寄居城市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农村🦆。
共青团长春市委一项调研发现,青年农民工虽然总体流动较大,但又呈现出行业扎堆、老乡扎堆、子女就学扎堆等特点,“青年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后来者🤟🏽,他们融入城市不仅是衣食住行的简单迁移,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文明礼仪、道德修养、文化选择等方面被城市接纳。”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吴威认为🏌🏼,使这一群体融入城市🌁,需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更广泛的社会协同服务体系💬,同时在其城市居住、子女教育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